“小雪”至,瓯柑熟。然而瓯柑被果农摘下后,并不是立即上市销售,需要贮存一段时间,在转色转味后才会风味最佳。眼下,正是品尝第一批瓯柑的好时节。瓯海区2003年获得“中国瓯柑之乡”称号,2006年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全区瓯柑种植面积超万亩,年产出约2.3万余吨,这么多瓯柑都去了哪里?除了传统的在水果店内购买瓯柑鲜果外,有没有人在用新形式“下单”瓯柑?
“等买家上门”
老客订走5000公斤瓯柑鲜果
我区瓯柑种植主要分布在三垟、茶山、仙岩、娄桥、泽雅等地,其中三垟湿地作为瓯柑原产地的核心区域,现有种植面积4000余亩,年产量7000余吨。泛舟湿地水上,放眼望去是成片的瓯柑林。在三垟街道瓯柑种植农户高天明家里,从百余亩地里摘下的瓯柑堆满了160多平方米的仓库。对于这近5万公斤瓯柑谁来买走的问题,他一点也不着急。
“现在老客们已经订走5000多公斤了,你要是上个礼拜来,仓库里还能堆得更高。”高天明表示,他家的瓯柑还挂在树上的时候,就已经一天接到十几个预订电话。有企业团购的,也有散客预定。“我也没有问他们是哪里人,只是看到他们开私家车来装货,和我说接下来回家要连着开车好几天。”高天明今年59岁,种植瓯柑已经40多年。面对老客们的下单,小雪时节,他号召亲朋好友采摘,家中7条运输的小船同时发力,以一天采摘约6000公斤的速度进行,一个多礼拜后高效完成。
高天明在自己的瓯柑种植场
今年9月,高天明瓯柑种植场被评为“瓯越鲜锋”标准化生产基地,农场现已加入“浙江省农业主体追溯管理系统”,以保障农产品可追溯性。“自从有了牌子后,我们的名气越来越响。我也常去参加农博会、培训会等。今年国庆在仙岩街道的那场丰收节上,一排摄像机围着我们的农产品拍。”高天明说。而培训会对于他来说不仅能够学到知识,会上认识的朋友还会将他家的产品通过网络团购等方式推荐给亲朋好友。“他们群里有很多人看到后,会给我打电话预订。”现在,高天明不用再自己去寻找买主,光是找上他的客户就已经让他忙不过来了。“我每天3点就要起床,而我的妻子最近一天到晚都在仓库里忙着分拣瓯柑,打包装箱。”
瓯柑贮存后风味逐渐转正,愈发好吃,如果保存得当,可以卖至来年端午,温州民间就素有“端午瓯柑赛羚羊”之说。良好的环境生态、悠久的种植历史、成熟的种植管理技术,成就了湿地上的好果,出产的瓯柑汁多、味甜、核小,素有柑中之王的美誉。这波前期预定热潮结束后,高天明又将走到瓯柑林去,谋划来年的种植。
入药、做饮
瓯柑再加工卖出新花样
端午时节,功效赛羚羊的瓯柑鲜果还没有落幕,而从柑树上掉落的幼果已经开始在寻找买家了。每年的5到6月份,正是瓯柑的生理落果期,在温州人的记忆里,这些幼果将被老一辈人捡起来晒干,制成“柑儿文”,冲泡饮茶,以自家备积食及伤风不时之需。“柑儿文”中药名叫青皮,在《中国药典》一书中就有记载,单独为一药始载于金代张元素《珍珠囊》一书,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传承了。
瓯柑幼果柑儿文
在泽雅镇,温州心旅农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金益丰将这一份“柑儿文”情怀做成了产业,推出系列药食同源产品。他的团队定点收购三垟、泽雅等地的瓯柑种植大户、合作社制作柑儿文的原料,突破传统的晒制方法,严格把握湿度,科学晒制。销售方面,产品目前已入驻瓯越鲜风、温科院优农中心、网上农博等线上线下渠道。这个月,白女士从网上下单柑儿文产品,备在家中泡茶饮用。“到货后,我家快一百岁的爷爷拿着这两款产品看了又看,每个字都读的仔仔细细。”白女士表示,她爷爷激动地感慨现在还有柑儿文,真的要好好保存祖先们流传下来的好东西。
晒瓯柑陈皮
除柑儿文外,团队内的另一款产品——瓯柑陈皮现在正是晒制的时间。陈皮有助于理气化积,润燥祛湿,化痰止咳。今年11月,在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2021年度瓯海十佳特色文旅商品”评选活动上,瓯柑陈皮入选。“根据往年销量来看,原材料都不够卖,今年提早做好打算,建设500立方米恒温干燥标准仓库,计划生产备货瓯柑陈皮、柑儿文共20吨。”金益丰说。
瓯柑幼果柑儿文瓯萌瓯柑果粒饮料
除了延续祖先们的做法将瓯柑加工成中药外,也有企业抓住了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创新推出瓯柑饮料。在浙江百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瓯萌瓯柑果粒饮料今年已经售出1000多万元,主要是酒店、饭店和便利店等进行订购。该公司经理白植财表示,他们出品的瓯柑果汁天然选材,杜绝添加色素、香精和防腐剂,品尝时还可以咬到粒粒饱满富有弹性的瓯柑果肉。他希望这款产品不仅能给下单者带来清香甘甜而爽口的味觉体验,还能够诉说着瓯越文化的生态环境隽永和浓厚。
特殊的“下单”者
播下瓯柑希望之种
“从今天起,你这些杀虫剂都不要用了,我帮你去从正规厂家采购。”12月4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果树专家刘冬峰博士仔细研究着手里的瓯柑,对种植户高天明说。11月12日,在我区举行的瓯柑杨梅产业发展现场会上,刘冬峰被聘请担任瓯海区三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挂职时间为期两年,从此开始助推实现瓯柑多产业技术融合工程。
这一次她帮高天明采购的是“螺虫乙酯杀虫剂”,专用于防治果树上的介壳虫。“现在农民用药问题比较大,存在盲目用药的情况。另外要掌握关键用药期,为避免产生抗药性,还要注意轮换用药。”刘冬峰说。在专家来之前,高天明在买农药上吃过不少亏。“因为字认得不多,别人卖过期的药给我,都不知道。”他常在附近街头采买:“那些人不断和我说,这次一定能行,你再买回去看看,可还是没有用的多。”药效不佳的话,高天明就要换新药再喷,继续在100多亩的土地上来回奔走,多的时候一年要喷十来次,皮鞋都穿坏了七八双。但现在,有了省农科院专家的“一对一”指导,高天明表示省心了不少:“来年种植我就等着用她带来的新药了,我们微信也加上了,柑树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咨询她。”
依靠科技创新,改良瓯柑生产技术,是着力提升瓯柑品质的关键。针对三垟湿地瓯柑主产区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量大、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面源污染以及低效管理等产业发展问题,刘冬峰表示要坚持绿色高效发展理念,推广简化修剪、果园生草、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微生物肥等果园生态化管理技术,结合农业“双强行动”,重点做好水电路渠沟桥闸网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对园地基础设施进行宜机化改造,注重农机和农技的结合,示范推广宽行密株、药肥水一体、高光效树形管理和花果调控等技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以及生产和生态的有机结合。
在瓯柑杨梅产业发展现场会上,强调我区实施振兴瓯柑杨梅产业“五优工程”三年行动,围绕瓯柑杨梅博物馆、瓯柑杨梅综合服务中心“一馆一中心”建设,推动十大科技支撑项目实施,打造12个精品示范基地。目前,已集成《瓯海区瓯柑杨梅产业扶持政策清单》,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指南;与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瓯海科创中心,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