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信息
一尾黄鱼,游出富民生态之路
发布日期:2023-02-03 14: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日报

提到南麂岛,你会想到什么?是纯净到极致的海域环境,是细密柔软如棉花的沙滩,是星星明亮如碎钻点缀的夜空,还是海天交际、一望无垠的天际线?从一个“好吃”之人的角度出发,南麂岛最要紧的一张名片,无疑就是大黄鱼。

大黄鱼是平阳乃至温州餐饮文化的一种符号,素有“无黄鱼不成宴”的说法,但由于滥捕,野生大黄鱼一度难觅踪影。所幸近年来,南麂岛人工养殖大黄鱼技术日益成熟,逐渐回游到温州市民的餐桌,成为了平阳县的一个生态海洋品牌。

从平阳鳌江码头出发,在船上远眺,就能看到有不少的大黄鱼养殖网箱遍布水域。南麂岛地处东海,每年冷暖洋流在此交汇,为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创造了优秀的养殖环境,早在1954年,国务院就将南麂岛定为大黄鱼产卵场保护区。

据岛上的老人回忆,最初岛民们主要靠养海带维持生计,但南麂岛每年常有台风来袭,产量十分不稳定,可以说是靠天吃饭。岛民们还出海捕鱼,当时出一趟海能有一两吨渔获,但一斤只有几分钱。

随着不断的捕捞,鱼越来越少,岛民们开始转行养殖,部分村民尝试着用传统网箱养殖鲷鱼,但台风依旧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台风一旦登陆,可能就是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2000年,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南麂岛开始了大黄鱼深水生态养殖试验,引导各养殖单位淘汰传统养殖小网箱3000多口,大力扶持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建设。现在,已发展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290个,每个网箱都有框架系统、网囊、固定系统和配套设施组成,最大的养殖网箱达到周长96米。

2013年,浙江省渔业互助保险协会与保险公司合作,养殖户只需出30%的参保金,省、市、县各级政府拨款补贴、分摊保费,共担台风带来的养殖风险。

2016年,南麂大黄鱼游上了G20峰会各国元首的餐桌,也是这一年,南麂岛大黄鱼养殖协会成立,南麂大黄鱼逐渐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产业发展模式。

除了技术的进步,大黄鱼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十分苛刻,南麂先后开展了“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建立了垃圾清运体系、冲水式卫生公厕、覆盖全岛的容污工程,创成了省级“污水零直排区镇”。

同时,平阳县还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严控大黄鱼养殖面积,限制上岛游客人数,为了修复曾被过渡牧渔严重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截至2022年12月,平阳已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南麂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覆盖面积1239.5公顷,形成人工鱼礁24万方,并年均投入200余万元,放流1亿单位以上各类渔业苗种。

目前,南麂岛上大黄鱼养殖水域达到1800余亩,拥有大黄鱼养殖网箱290个、保有量300万条,年产大黄鱼2200吨、产值2.8亿元,每年为南麂镇及周边地区村民提供销售、养殖、捕捞等500多个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岛上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