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依托“栀子花”这一特色中药材,深耕“土、特、产”文章,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以全新姿态演绎现代农业的新时尚,带动偏远山区村高质量发展。
立足“土”字找路子,好地方挖掘好资源
主动参与,以联建方式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彭溪镇西关村的栀子花产量占据全国栀子花产区的“半壁江山”,栀子花浑身是宝,但一直面临着收购价格不稳定、难销、滞销等问题。为打破这样的困境,彭溪镇立足当地特色优势,集成资源要素,不断强化龙头作用,牵头栀子花产业上下游12家企业和50多名种植大户成立“闽浙边栀子花产业链联建”,推动栀子花产业健康融合发展。
西关穆寨栀子花种植地
企农融合,打造利益联结共同体。泰顺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协同省际边界设立“浙闽边栀子花人才工作站”,引导农户高质量种植,并在彭溪镇和贯岭镇分别推出了“黄栀子价格指数保险”和“黄栀子保护收储机制”,形成“农户生态种植、公司循环回购”的良好局面,10年间种植面积增加近两倍,每年“消化”栀子花、果超1.5万吨,黄栀子价格由原来每斤0.6元增至6元多,促进浙闽边5000多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1万元。
突出“特”字出圈子,好资源蜕变“好品牌”
深挖特色,打造生物科技品牌。位于彭溪镇的康鸿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创新攻坚团队,设立栀子和栀子花产业研发中心,与中国林科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结对,深挖黄栀子附加值,共同破题“黄栀子鲜果保存期短”之困。历经两年时间、100多种配方实验,研发出全国唯一的冷凝技术,并转化科技成果19项,量产冷凝皂、保湿水等18款“品栀”系列美容护肤产品,打造了首家全线产品均使用栀子花作为核心成分的天然护肤品牌。随着首发当家产品“冷凝皂”的上市推广,康鸿公司创建的“品栀”品牌如同开出的第一朵栀子花,逐步步入大众视野,深受消费者喜爱。
茶饮料生产线
拓展思路,打响品牌知名度。随着“品栀”品牌的入市机遇来临,创始人曾秋积极开拓发展新思路,搭建电商直播团队,线上推广冷凝皂、纯露等栀子花日化系列产品,仅直播年销售额就超千万元,积累了140万粉丝。同步组建浙闽两省团建、妇建联盟,创新打造两地“创业创新创优实践基地”与“巾帼创客空间”,先后培育100多个“巾帼直播达人”,为泰顺县乃至毗邻县(市、区)女性提升创业就业能力。2022年,康鸿公司成功获得“省级巾帼农创基地”荣誉称号。同时,该公司结合“浙闽边农创小微园”创客播客资源,通过网络电商营销、直播平台促销、线下活动直销三大销售模式,形成一张优势叠加互补的销售网络,借助浙闽边助农直播季等活动,进一步打开了“品栀”品牌市场,帮助链上企业、农户直播带货30多场次,带动当地增收800多万元。
围绕“产”字延链子,好品牌产生好效益
以“花”为媒,延伸产业链条。作为栀子花深加工企业,康鸿公司先后投资1.2亿元用于新建厂房和配套功能楼7栋,加快提升栀子花深加工观光、产品体验馆、基地花海景观、栀子花博物馆等“花园式”工厂,加快推进生态栀子园、栀子制作体验中心、栀子交易市场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力争栀子花全产业链目标产值达2.5亿元。并结合彭溪镇优质香菇寮白毫茶、红茶产业,设立栀子花茶、栀子油、栀子辣酱等栀子花果食品生产线,推动健康产业、芳香产业、食品产业的融合发展。
康鸿公司部分产品展示
创新模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彭溪镇通过“工厂+基地+旅游”三产融合创新模式,携手西关穆寨提升栀子花种植基地花海景观,打造露营基地、西关花宴、农耕体验、农产品集市等景点,创新举办浙闽边栀子花旅游嘉年华,有效地促进旅游观光业、饮食服务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实现多元增收,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年新增游客5万人次,新增旅游收入25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直接或间接实现创收超1000万元,仅门票收入就达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