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内信息
文成县淡水养殖技术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圆满举办——赴云开两地取经生态养殖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4-11 16: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文成县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渔业产业绿色升级,4 月10日至 11 日,由文成县农业农村局主办、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承办的 “2025 年淡水养殖技术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 成功举办。来自文成县的 47 名渔业养殖主体通过实地观摩、技术交流和文化体验,系统学习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先进技术,为县域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生态养殖探新路:从 “三段式” 到 “鱼菜共生”。

在云和县清江生态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学员们实地探访了国内首创的 “温室 + 外塘 + 稻田” 三段法稻鳖共生流水养殖模式。合作社负责人卜伟绍介绍,通过温室育苗、外塘活水提质、稻田生态混养的梯度式养殖,甲鱼品质可媲美野生,售价达到普通温室甲鱼的 10 倍。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引入 “壹生态” 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甲鱼生长全过程,实现 “从池塘到餐桌” 的透明化管理,为品牌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开化县十一都清水鱼有限公司,学员们被 “鱼菜共生” 循环养殖系统震撼。该系统通过鱼池废水净化后种植蔬菜,实现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尾水污染问题,还将经济效益提升 5 至 6 倍。这种模式既环保又高效,特别适合文成山区的溪流资源。

二、稻渔共作谋共赢:从 “一水两用” 到 “三产融合”。

在云和县金坞岭家庭农场,学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学习稻鱼、稻虾、稻鳖等多元化种养技术。农场主通过 “公司 + 基地 + 农户” 模式,将稻田综合种养与休闲观光结合,打造 “春挖笋、夏戏水、秋捕鱼、冬做粿” 四季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在开化渔趣家庭农场,学员们不仅学习到清水鱼标准化养殖技术,更被其 “养殖 + 餐饮 + 民宿” 的三产融合模式吸引。农场主汪立友通过改造鱼塘景观、开发鱼文化体验活动,将原本单一的养殖基地转型为网红打卡地,年营业额突破 300 万元。“这给我们山区养殖户提了个醒,不能只盯着水面,要学会‘跳出鱼塘做文章’。” 学员朱女士感慨道。

三、文化赋能添活力:从 “舌尖美味” 到 “文化 IP”。

培训特别设置开化清水鱼博物馆研学环节。这座以鱼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 3D 投影、互动装置等科技手段,生动展示了清水鱼千年养殖历史、古法养鱼技艺和红色 “红军鱼” 故事。学员们在参观中了解到,清水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乡村振兴的 “金名片”—— 开化县通过 “富鱼相伴” 绿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 1407 万元支持养殖户升级技术,推动清水鱼年产值突破 7500 万元9。

此次培训紧扣 “科技兴渔” 主线,两地农业农村局渔业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通过两天的沉浸式学习,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先进养殖技术,更开阔了产业发展视野。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为乡村振兴贡献渔业力量。

图片1.png

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