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温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村第一书记园地  > 驻村札记
春 种
发布日期:2018-05-03 14: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永嘉组

中国人的民族天赋中,种地,大约是最受公认的一条了。这种天赋伴随悠久的历史深刻的融于民族血脉中。1930年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就有关于蔬菜培育制度的记载,“韭三畦,葵七畦……”;维和部队士兵、卢旺达大使馆工作人员等在工作之余耕地播种,去耶鲁大学陪读的留学生父母开垦学校边上的杂草地种菜,各种官方的民间的种地技能扬名海外;神州十一号甚至将生菜种到了太空。

作为从小在城市长大、工作一直在机关的人,其实我并没有与土地打过太多交道,对于种地的认知,更多的来源于周围的同事、朋友、长辈,他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也要辟“菜园”:顶层的弄个露天菜园,中间的大力发展阳台菜园,实在不行,也要整个盘子盛点清水发点豆芽菜,有朋友看着买房送的院子,不是考虑铺上草坪弄个花园,而是在想“种点什么菜好”。

曾经以为,这种民族天赋之于我这个生于城市的人而言,虽然植于骨血,最高境界大约也就是在花盆里种点小葱蒜苗,搭个架子折腾点女儿爱吃的“红娘”而已,却没曾想到,作为村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下派永嘉县沙头镇古庙口村,给了我深入田间地头、真真切切的当一次“农民”的机会。

去年年底,替村里向县农业局争取了一批种子,说开春的时候去取,于是询问村民,说要玉米、四季豆和丝瓜,可是我觉得的品种不够多,应该多争取一些,就特意去村里的农田走了一圈,记录了当时常见农作物,有油冬菜、芥菜、圆白菜、萝卜之类十几种,觉得自己功课做足了。今年开春,去指定的种子公司领取的时候很有底气的一口气报了出来,心想,能报出这么多,应该看上去挺内行了吧,结果人家打量了一下我,问:“你这个农村指导员是‘城底人’吧?”,“哈?你怎么知道?”,“现在主要种的是玉米、瓜类和豆类,菜和萝卜主要是秋天种的”……原来不是所有的种子都是春天播的,看来,要什么种子,还是要听村民的。

种子到了,热热闹闹的分发后,有村民撕开丝瓜种子的袋子,一把撒在面前的田地里,我见了很奇怪,以为他不喜欢,随手扔了,追上去问了才知道,种丝瓜不是把种子直接种到地里的,而是要等种子发芽,再把瓜苗移栽过去。大多数瓜类的农作物都是这么种的,还有稻谷,也是要先在一块地里或者是育苗箱里集中育苗,等长到7、8厘米了,再分开种植,这就是传说中的“插秧”;麦子则不用,种麦子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肥料,播种之前,地里要先施好底肥……村民讲的头头是道,我听得津津有味。

春天,不止播种田地里的农作物,也是种树的好时节。去年村里靠楠溪江边的滩林上争取了滨水步道建设的项目,当时就盘算着,等滨水步道弄好了,开春载些树在两边,美化又遮阴,于是早早地沟通,跑了好几个部门,涨了不少知识:林业部门常用的树木以造林为主,多为一米左右高筷子粗细的楠树和枫木,不适合风大的滩林,银杏、桂花、茶花等美化树种要提前申请;较大的观赏树木由园林部门主管;城市建设需要开挖或平整的土地、道路上有较大树木的,不能直接砍伐,要向园林部门报告移植情况,等等。经过向各方“化缘”,最终集得300多棵树木,在得知其中胸径40厘米左右的樟树价值12000元左右一颗,而榕树要更贵后,每次经过市区道路看到一大排一大排的樟树榕树,我都忍不住在心里计算价值,感叹原来自己每天开车往返于绿化价值达千万的大路上而不自知。

关于植树,操办过我才知道,“化缘”到树木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小型树苗只需人工种植,于是发动了村里的党员带头,村民出工,并结合“植树节”活动邀请了市、县、镇各级部门的志愿者来种树。大型树木的移植则麻烦很多:需要人工锯掉多余枝条只留主干、吊车装卸、大型平板车运输、挖掘机挖坑、货车运输黄泥,并要选择合适的地点挖合适深浅的坑去种植;由于村集体收入有限,以上各个步骤所需费用,能省则省、能蹭则蹭、能化缘的继续化缘;种好以后,装卸运输过程中蹭掉的树皮,要涂上药水包上“外套”好好保养才能确保成活率,而移植的树木重新长出原来那样遮天蔽日的树冠,一般需要两年的时间。忙活了整个三月,认识了各种树木,掌握了各种苗木种植方法,种树技能up、up、up。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对我这个“城底人”而言,根植于民族基因中的种地技能,终于在下派过程中于农村的土地里觅得机缘。2018年的春天,我在古庙口村种地种树,期待成长与收获。(供稿 市派永嘉县沙头镇古庙口村第一书记、农指员 市纪委信访室副主任 林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