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根据组织安排,我派驻泰顺县罗阳镇门楼外村担任第一书记。时间飞快,转眼即将完成派驻任务。回想派驻时光,面对非常状况保持“平常心”,为民服务始终“用真心”,力有所及“多操心”,时时处处“守正心”,始终忠实践行一个农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
一、“平常心”。人生不易,农村不易,保持一颗平常心,坦然应对。
一是面对进退保持“平常心”。说心里话,当时组织决定让我派驻农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我心里还是不适、不愿、不快的,至少有点不开心。因为,好不容易建立一个生活工作的平衡,又要马上打破这样平衡、重新建立另外一种平衡,感觉不太习惯,一时还拗不过来。但是,一旦组织作出决定,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我还是服从决定,虽然当时提不上愉快地接受。从形式上服从,再到内心上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过程,一个对“不忘初心、一切美好”的感悟过程。我没有忘记自己生在农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自己对农村确实是有感情的。我不敢忘记,作为统战部优秀团队的一员,我不想在另外一个地方掉队,不想也不敢玷污统战部的形象。就是这份朴素的情感,让我对派驻工作从服从到认同、从不快到愉快。
派驻以来,始终牢记部长嘱托,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挂心上”,努力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层宣传员、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探路者、统一战线服务“三农”的排头兵、农村建设发展帮扶对接的热心人、服务村民的贴心人。迅速进入角色,本色倾情出演,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实施“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先进个人和省级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荣誉。
二是面对委屈保持平常心。当我们经常所说的“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那么近距离、那么直接、那么鲜活时,当跑项目、要支持经常都是要讲关系、凭面子时,当上项目、办实事,仍然是有人不理解不支持时,你就会深深理解农村工作真的要有情怀,要能够忍得了寂寞、弯得下腰、担得了责、受得了委屈。
三是面对无奈保持平常心。在农村,搞建设、做实事要有平常心,有时一棵树、一块地、一个人都可以让你工程无法推进。亭头-下庄道路建设就因一块地、一户人阻挡,造成工程一拖再拖,却又急不得、骂不得,颇为无奈。搞建设、做好事要放平心态,千万别抱着在农村做好事实事图恩感报的心,事做了别多人怨就好。搞建设、做好事要不理蛮人恶语,一笑置之,不予计较。搞建设、做好事要心里有谱、心里有尺,谋取最大公约数,取得绝大多数村民的理解、赞成和支持,切实将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二“用真心”。“三农”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头巴脑。做好派驻工作,只有脚踏实地、拥有情怀、付出真心,才能够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
一是读懂政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用真心”。
二年前,刚到门楼外时,村集体经济薄弱,年经营性收入仅仅0.5万元,而且,村集体资源资产贫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依靠政策扶持、依靠外力支持、依靠内部挖潜,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特别是经营性收入跃上了新台阶。
依靠政策推动,在村居中心安装屋顶光伏电站,装机容量20千瓦,年可增收约1.5万元。争取镇里支持,支持村集体40万元入股泰顺县无区域生态移民区商铺出租,每年可增收3.2万元。列入泰顺与鹿城“山海协作”的“泰时代--泰顺总部科创园”项目抱团投资对象,投资70万元,年可增收5.6万元-7万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低收入农户项目-投资雪溪牛头山电站60万元,年可增收4.8万元。经二年时间努力,门楼外村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从近0.5万元,增至15万元以上。
依靠部门企业支持,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市慈善总会、温商投资企业联合会、温州信阳商会、鹿城新生代企业家协会、温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县招商局、福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市管件行业协会、市家具协会、县发改局等为门楼外村捐赠了扶持资金88.35万元。
依靠项目运作,全面完成溪边、坟庵、朱岭桥自然村宅基地复垦,村集体经济增收38多万元。
二是策划项目、对接项目“用真心”。针对门楼外村基础差、底子薄、短板多的现状,我们以小村庄、大舞台为定位,以项目为抓手,努力当好乡村振兴项目的设计师、对接项目资源的热心人、保障推进项目实施的操盘手,主动作为、积极有为,策划对接推进了23个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720.4万元,获得政府财政补助资金1168.8万元, 现已投入1137.4万元,提前超额完成了“211”目标(力争2年内实现新增建设项目10个、新增投资1000万元),做成了一些群众期盼的“大项目”,办成了多年想做未做的“大好事”,也推进了派驻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从“有没有”逐步过渡到“有没有”、“好不好”、“美不美”并进的新阶段。
三是寻求外援,扩大朋友圈“用真心”。充分依靠娘家这个后盾,发挥统战这个优势,主动谋划、主动出击,推进实施“统一战线助力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工程。引导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智慧下乡、专业下乡、资源下乡、活动下乡,补齐补强门楼外村缺规划、缺人才、缺优质公共服务的短板。市、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组织实施下洪中心校“乡村读书”计划,开展梦想书柜、传统文化、科普知识、名师名课、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促进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开展民主党派助推门楼外村乡村振兴活动,助建“和之道”。市工商联将门楼外村列入“千企结千村”结对名单,鹿城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挂钩结对、助力共建。市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专家多次到村指导蔬菜、猕猴桃、农业小公园和旁桥头农业观光休闲带建设。温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与门楼外村签订助力乡村振兴结对扶贫协议,为门楼外村提供交通技术支持服务,为亭头-下庄“断头路”免费测量设计。联系团市委帮助解决下洪中心校电脑短缺问题,捐赠电脑20台。组织书法家送春联下乡活动,为家家户户送春联,添年味。娘家单位和企业家朋友组织走访慰问低保户、低保边缘户、老党员、老干部、重病户等51户,送去慰问金4.25万元。
四是团结骨干、加强支部建设用真心。牢记抓党建、强队伍的第一要务,推进实施“党建示范”工程,促使党员活动场所、形式、成效焕然一新。以乡村振兴为主题,改造提升村民中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活动室、文化走廊、乡忆园、党建小广场等,建好红色党建主阵地、搭好为民便民主平台、谱好乡村振兴主旋律、唱响乡情乡忆主打歌、绘好翰墨飘香主色调,美化了村庄形象。坚持学习日制度,采取“走出去”取经和“请进来”辅导方式,开阔党员视野,提升党员素质。邀请县领导、市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围绕乡村振兴、农业种植主题,为村党员、村民上课。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包洋乡参观考察横溪村新农村建设情况,到大安乡花坪头村、大坵坪村学习垃圾分类经验和美丽乡村建设、彩色水稻种植情况,考察雪溪乡、东溪乡、泗溪镇美丽乡村创建情况,拓宽村干部的视野。组织党员瞻仰平阳山门、凤卧、白柯湾等革命圣地,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党性教育。加强班子建设,改变只由村主要干部抓项目的情况,对所有建设项目实行村干部分工负责制,人人有项目,人人有责任,人人显能耐办事、想办法理事,切实发挥村干部一班人的作用,解决了“有人干事”问题。
门楼外分别被省民政厅评为首批浙江省农村引领型社区;被市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等部门评为市级、县级“墨香村社”;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在镇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三、“多操心”。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一直驻扎下洪社区,坚持了解乡情村情,坚持熟悉乡风生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独立思考,力有所及,有了很多“瞎操心”冲动,也完成了很多“课外作业”。
一是在解剖麻雀、分析问题上“多操心”。比如,派驻农村“耳濡目染”,感受到农村工程建设必要论证、发包程序、招投标建设、工程监管、工程验收、工程资金等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以门楼外为点,分析了农村工程建设当中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为推进农村工程建设规则更加科学、更加适用、更加可行鼓与呼。在今年泰顺县“两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引起委员共鸣。
二是在由点及面、指导全局上“多操心”。积极为门楼外村所在的下洪社区的未来发展献计出力,如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下洪田园综合体、建设大溪源至溪边段泰顺最美亲水河道、借鉴大安方案经验抓紧进行下洪垃圾生态处理厂建设、开展下洪与高速筱村出口连接线前期研究等事关下洪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提出了个人见解和建议。同时,向镇相关领导、当地乡贤汇报沟通,为下洪未来发展尽心出力。
三是在立足当前、谋划未来上“多操心”。目前,个人下派工作已经进入“第四节”。在离开之前,抓住机遇,帮助策划了一事一议省财政奖补助推“秀美溪山·千年洪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拟建“一园”、“一带”,推动今后发展。“一园”即农耕文化园,将以展示传统农耕文化、乡村习俗文化、陶氏宗族文化和农业观光为主题,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卫生整治和美丽庭院、农业观光带创建,展现田园美景、水系美景、社区美景和传统文化。“一带”即依托旁桥头至狮子岭高标准农田道路和林间小道沿线道路建设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带,多个项目联动,全线美化提升,打造门楼外村的观光带、休闲带、健身带、农耕带和村庄延伸带。目前,该项目已获正式批准,省财政给予补助200万元。势将有力提升门楼外村形象。
四、“守正心”。在农村的这段时光,深深感觉到,我们第一书记就是一面镜子,老百姓是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看待我们干部的。可以说,我们的形象从一个侧面代表了干部形象。因此,在这一年,我认真遵守党员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恪守派驻农村工作指导员各项规定,做到“下来就要有下来的样子”、“村干部就要像村干部”,特别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作榜样、不逾矩。模范执行考勤制度。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驻村要求。坚持执行村级零接待制度,思想上重视、认识上到位、行动上执行,偶遇邀请领导、专家到村指导工作恰逢饭点,也就私人请客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