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温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村第一书记园地  > 工作动态
共享社·幸福里|东沙村:探索“党建+大榕树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10-08 11: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派洞头组

秋风时节,藏风纳气。9月23日,洞头区北岙街道东沙村300年古榕树保护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成为东沙村乃至东沙港乡村旅游引流点,逐步打造大榕树文化和旅游IP。温州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温州市资规局洞头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财政局、北岙街道等有关单位专家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东沙村持续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文化帮扶”活动,积极助推“大榕树文化”赋能振兴发展,以300年大榕树IP为载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各界党员干部、规划设计师、社会志愿者和乡贤乡情资源,带着情怀带着模式来到东沙村帮扶指导工作,开展了“村企共建、党建+规划、党建+科普、党建+非遗”等文化帮扶活动,把“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理念输送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村民之中。在上级领导和相关单位大力支持下,大榕树保护项目于2022年2月28日完工,对古榕树东北侧倾斜部进行四柱支撑加固、仿生效果处理、整树病虫害防治、树冠平衡修剪、多处引根复壮,成功打造东沙古榕树保护性文旅景观。这棵大榕树通过系列保护措施后,现在枝繁叶茂,远看像是一把打开的绿色巨伞。走近时,仿佛进入了一片小树林,浓密的叶子遮盖了阳光,一到炎热夏季,村民便来到树下歇脚乘凉,共享“幸福东沙·榕树会客厅”的生活场景。

百年古榕树见证了东沙村300多年历史变迁,承载着一代代村民的乡愁记忆。东沙村这棵古榕树属无柄小叶榕,树高30米,整树冠覆面积899平方米,主干成60度向民房一侧倾斜,连接主干有多根粗壮的仿真树干,为的是支撑这棵“歪脖树”不会倒下。来自温州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和温州市园林绿化部门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该工程总体质量较好,保护较为专业且规范。本工程主要亮点:一是聚焦“保护”,匠心打造古树与历史的自然美。本工程仿真立柱支撑高20多米,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材料转运困难,且工程造价较低。大榕树保护完工后,落实专人常态化精细养护。二是聚焦“环境”,精心塑造古树与现状的景观美。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周边环境整治,拆除榕树下原有的破旧建筑,实施修整加固树体、支撑艺术仿生、环境绿化美化等工程措施。三是聚焦“文化”,努力构绘古树与未来的艺术美。深挖东沙历史文化故事和古树科研观赏价值,谋划“一棵古榕一座园”,推进榕树会客厅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打造古树古村经济生态文明高地,变成众心向往的“平安福地”。

百年古榕树,承载洞头情怀!东沙村底蕴深厚、文化多元、风貌独具,下步要围绕大榕树突出“规划策划引领发展、产业运营激活乡村、文化IP让乡村更美好”等重点主题。一是进一步做好文化挖掘传承,这棵古榕树历史人文悠远,见证了东沙村百年兴衰和繁荣发展。《海霞》电影主题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歌词“大海边哎沙滩上哎,风吹榕树沙沙响…”唱的就是这棵古榕树。东沙妈祖文化在浙闽台等一带影响甚久,百年古榕历经沧桑、庇护村人,在东沙乡村治理新模式下共同打造鲜明的“平安文化”。二是继续写好“榕树下的故事”,在东沙不夜港规划和未来乡村建设推动下,具有地方特色的东沙榕树会客厅、榕树博物馆餐厅、“虾不为例”共富工坊等项目谋划将逐步成为现实,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发展韧劲。三是以乡村运营为抓手,做好重要节点场景营造,如百年大榕树、东沙村文化礼堂、妈祖文化展示馆、渔业加工厂研学、禅修康养民宿等。系统梳理村庄资源资产,立足长远进行包装策划,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以商引商振兴乡村。积极策划和引进重要节庆活动,为乡村旅游发展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