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为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总结交流各地培育发展的经验做法。文成县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县(市、区)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近年来,文成县主动打好“机制创新、示范引领、多元服务”组合拳,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向联合,构建起“小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目前,全县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645家,家庭农场820家,年经营收入超4亿元,带动全县近一半农户增收致富。
一是聚焦“户转场”,引导经营主体科学转型。推动农业经济法人化,指导专业大户和有一定规模的农户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注册为家庭农场;推动管理模式数字化,依托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对家庭农场开展统一赋码并纳入平台统一管理。指导家庭农场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实现家庭农场管理服务数字化。目前,已为近百个家庭农场完成“一码通”赋码,31个家庭农场使用了“随手记”软件记账;推动家庭农场标准化,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生产档案制度和可追溯体系。目前,全县已创建示范家庭农场69家,其中省级10家、市级36家、县级23家。
二是聚焦“场入社”,推进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积极引导相同产业的农户、家庭农场加入农民合作社,规模较小的合作社,按一定范围、产业进行合并重组。切实加强合作社章程建设,持续推进“空壳社”治理,做到依法办社、依章办事、规范运营。共引导农民合作社自愿注销184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10家,规范提升合作社234家。强化合作社服务能力建设,探索推广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产销模式,全县27%的合作社统一销售农产品达80%以上,有近62%的合作社可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
三是聚焦“主体联合”,助力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由试点先行,带动全县提升有序铺展。以金丝皇菊基地为试点,探索实行生产要素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科研院所”三方合股、生产过程统分结合、收益分配上“订单分红、按股分红”两次分红,推动形成以农民为主体、市场主体为龙头、科技团队为支撑、村集体为平台的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引导联合体成员间紧密合作。加快成果运用,开展整县提升,带动农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培育股份制乡村产业联合体5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3家,带动农民2.5万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