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因港而兴,埠因人而旺。近日,洞头东沙村陈进宅文化展项目完工,以“千年东沙·渔商名埠”为主题内容,结合综合布展形式,重现古村渔商民居生活场景。让古建筑遇见新文化,市派第一书记助力整合业内的建筑、文化、策展等智库力量,探索乡村振兴“美学“路径,助推乡村文化提质,重新唤醒老宅记忆,精致打造“人文东沙”新地标。
策展重激老宅生机活力,让文物“美”起来。东沙陈进宅民居生活馆位于洞头天然良港东沙村入口处,又称“秀才厝”,为清末“墨鱼秀才”陈继虞先生于民国初期所建,是洞头目前保存较为完整中西合璧的百年建筑。为活化利用老宅资源,策展结合室内外微提升,通过修复老宅原状、打开建筑空间、种植美学花草、设置灯光效果、精致设计标牌等手段,人文东沙展陈辉映,充分展现老宅价值和建筑美学。
策展重新唤醒老宅记忆,让历史“活”起来。东沙渔港是温州千年商港、海上丝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对外对台经贸史上有过辉煌的一页。为配合东沙港文旅产业项目建设,重新规划定位陈进宅民居,以“千年东沙·渔商名埠”为主题内容,以“在地”文化基因为源点,以“商脉”和“人脉”两条线索贯穿陈进宅故居,结合静动态展览活动,溯构东沙名埠“人、商、港”风韵,策展再现东沙渔韵和人文之美。
策展重塑和美乡村艺术,让文化“和”起来。老宅大门口“天人合一、四水归堂”,晴雨两宜,四时皆景,是中国古代建筑赋予天井的独特文化内涵。策展迎面一座太平缸和一簇荷花,与“海天一色”画作、“东沙之光”雕塑,构造一幅“荷和文化”艺术美景。进入一层二层展厅,以文艺创作、历史文物和光影镜头记录东沙风情,建筑与人文的辉映,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文化与生活的交融,见证村因港而兴;以古鉴今,以史育人,探寻东沙人文之美,鉴证埠因人而旺。
文化地标是乡村的“可视符合”“记忆符号”,洞头陈进宅渔商民居生活馆,让人们感受文化魅力、点亮多彩生活。 “东沙渔村,四山环绕,古树拏云攫石,幽地聚气呈祥。古村历经千年,传承不辍,今以海泥铸太平缸,铭文以记之”。习近平总书记(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寄予洞头“建设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殷殷嘱托,赋予东沙渔港与东沙村光荣使命和特殊功能,期许着对东沙和美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