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瑞安丁山二期的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龙虾养殖田里“住”进了一批外形酷似小龙虾的“新客”——格鲁西东欧鳌虾虾苗(以下简称“东欧鳌虾”),其成年个体体重200克至350克,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
引进东欧鳌虾是我市向高校“借智”助力渔业产业发展的又一举措。此次投放的虾苗是从新疆引进的,约50公斤,试养成功后,将为我省增加一个全新的养殖品种,填补水产养殖行业的冬季空档,增加广大养殖户的收入,助力共同富裕。
当天,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科技特派员陈坚站长、瑞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正利、浙南盐碱地(条台田)渔业产业研究院技术团队来到海水稻基地,将虾苗投放到6亩的龙虾养殖田里。在投放前,技术人员对虾苗进行测量、评估,该批虾苗中个体较长的有13厘米,平均重量约50克。
“在盐碱地的生长周期还不明确,预计可以长到300克,这个品种是新发现的,市场价格比较可观。”陈坚说,该批虾苗来自新疆地区,但东欧鳌虾并非我国境内的原有品种,原产于东欧的咸海,是可以承受低盐环境的,而且它是一种耐受低温的冷水虾类,而冬季是养殖行业的空档期,该品种正好可以和青蟹等较高温品种实现轮作,增加农民效益。
此次参与试养东欧鳌虾的海水稻基地和宁波大学已是二度合作,已在去年下半年的“稻蟹种养一体化”试验中尝到了甜头。浙江瑞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秀炜说,冬季稻田是闲置的,正好可以利用这个空档期养殖东欧鳌虾,预计在早稻插秧前捕获,又将增加一笔收益。“在此前的合作中,宁波大学会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只要做好配合就好,目前我们在瑞安有2000多亩的盐碱地,试养成功的话会逐步推广。”他说。
范正利说:“我们2023年和宁波大学合作在瑞安建立了浙南盐碱地(条台田)渔业产业研究院,如果有研究或发现新品种,宁大会优先在瑞安试点养殖。在试养过程中,他们会提供技术支持,并对产量、养殖容量进行研究。下一步推广中要进一步做好人工繁育及适口饵料和相关养殖技术研究”
延伸阅读
格鲁西东欧鳌虾,俗称东欧鳌虾、土耳其小龙虾、土耳其欧洲鳌虾,是土耳其的代表虾种,是西班牙和土耳其人常吃的一种虾,因分布于欧洲的东部地区所以又称为东欧鳌虾。
2023年8月,新疆农业大学李斌团队在位于新疆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发现格鲁西东欧鳌虾,经过中国水产科学院、自治区水产科学院等组成的评审专家团成员评估,这是格鲁西东欧鳌虾,在我国自然分布的首次发现,填补了新疆自然河流中鳌虾分布空白。专家对格鲁西东欧鳌虾人工增养殖生态风险评估,未发现该鳌虾对水库内鱼类等生物造成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人工增养殖可行性。
格鲁西东欧鳌虾平均体长18cm—30cm;平均寿命5年—6年;成年个体平均体重200g—350g;雌虾单次抱卵200枚—300枚;体色为褐色、天空蓝色、白色、灰色,部分品种色彩变化众多。以杂食性为主,主要食物有落叶、藻、水草、昆虫以及底栖动物;适宜生存温度:7℃—25℃,但以冷水环境为主;格鲁西东欧鳌虾属于冷水虾,具有体型较大、出肉率较高、肉质鲜美且在冷水环境生长良好等优点,具有较大商业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