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温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村第一书记园地  > 调研思考
岑利:半村丹青·半村烟火 “艺术乡建”的基因密码
发布日期:2024-01-23 15: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农指办

2022年6月,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岑利,派驻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任第一书记。他坚持党建统领,注重发挥乡贤、派驻力量辐射带富作用,探索践行“艺术乡建”,高标准打造共富工坊,吸纳全村近1/3中老年赋闲劳动力就近就便就业,实现弱劳动力的强增收。半村丹青·半村烟火,已经成为上日川村“艺术乡建”独特的基因密码。

一、主要做法

(一)以规划为目标导向,凝聚乡村组织和村民的思想共识、行为自觉。通过强引领、重特色、建机制,在岑利和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协调下,制定上日川未来乡村规划和箬溪国际艺术村实施方案,将该村打造成为“三百里楠溪”艺术走廊、绿色景观带和谢灵运山水诗路景区的重要节点,让诗画山水、美丽楠溪、艺术乡村绽放独特魅力。永嘉县鹤盛镇党委携手温州市文广旅局,与中国美术学院等28所美术院校签订“中国最美国际山水写生基地”共建协议,打造“箬溪精舍”“艺术家田园”“草堂花溪畔”等写生基地。岑利借力广泛的人脉资源,牵头招引强企能人,先后召开10余次招商对接会,接待30多批次来访客商,100多名企业家和200多名能人贤士光临该村,2023年已有先人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和振丰农业投资的楠禧食品加工厂相继落户,带动就业在50名以上。

(二)以艺术为核心要素,推进低成本“美学微空间”营造。农民菜地改造成艺术家园地,废弃小学改造成美术展览馆,闲置农房改造成艺术图书馆、山水画馆、书法馆、文创馆、画廊、艺术品交流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艺术酒吧等,“美学微空间”自然地植入乡村建筑中。兼顾生产生活生态需求,在功能分区上以箬溪为界,溪南属艺术区,艺术空间林立,有高雅艺术创作和艺术品销售;溪北属生活区,充满市井烟火气,可以满足游客吃住购物等多种需求,也为村民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以粽子为例,箬溪村将传统粽子技艺进行艺术化包装,经艺术家们推广,“半村烟火”粽子已初具知名度,首月便有1.5万元营业额,2023年端午节前斩获数万个订单。如今还成立了半村合作社,十余家农户参与。在村中植入“矿物质颜料生产基地”“青绿山水文创研发基地”“装裱工作室”“艺术品交流中心”“乡村画廊”等,带动村民的就业和创收。

(三)以乡贤为重点支撑,凝聚“高粘度”的乡村振兴社会资本。上日川村拉紧“乡情”纽带,积极招引乡贤回归家乡、服务家乡,20多名艺术家、企业家、退休干部组建成村乡贤参事会,各显其能,分别带动成立了8支队伍:负责环境卫生的“半边天志愿团”,制作手工扇子的“银发文创团”,出谋划策的“荣誉村民团”……20多名艺术家、企业家、退休干部组建成村乡贤参事会,各显其能,分别带动成立了8支队伍:负责环境卫生的“半边天志愿团”,制作手工扇子的“银发文创团”,出谋划策的“荣誉村民团”……现有展览馆8个、乡村画廊9个,拥有画作800余幅,筹集资金60余万元,拓宽村内道路,修建停车场。在乡贤的推动下,已有20多户正在将宅院改造成民宿。传统社会资本被激活,新的“乡村共同体”逐渐形成,社会资本、艺术资产和工商资本形成良性互动。艺术家乡贤主导的乡村振兴,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近几年以箬溪国际艺术村为基地,引入写生团和艺术家每年约五万人次,为村庄创收六百余万元,村民文明素养明显提升。艺术家们以超前理念和设计增强了乡村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以活动为平台载体,助力小乡村与国际艺术圈接轨,让乡村更具书香味和人文气息。依托楠溪江“山水诗发源地”“宋村群落”等金字招牌的影响力,将“永嘉论道——象思维与中国山水画”“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当伦敦遇上温州---中英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高端艺术活动引入箬溪村。筹划举行了七夕艺术市集、元宵节农品嘉年华、田园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上日川村,在没有大投资大建设的背景下实现了与国际艺术接轨,近年来频频登上国内外主流艺术媒体,也获得了“美育村”“未来乡村”“幸福村社”“AAA景区村庄”等殊荣,还获得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刘小涛书记的批示,也引起了省政府参事室和国务院参事室的极大关注。

(五)以项目为实施保障,全面提升村庄环境和基础建设。谋划启动建设未来乡村,与水利规划、旅游规划、产业规划相衔接协调,做好业态布局、空间布局、村落布局、美学布局和要素集聚,实现乡村优美、乡风文明、乡情温馨、乡土气息、乡贤回归。谋划五年党的二十大重点工程项目清单:国际艺术村环境整治项目;坑口头公厕至下殿堤坝项目;村底新屋水坑清理项目;景沙岗至上日川大桥绿道项目;外立面改造项目;三线落地项目;路面白改黑旅游道路项目;麻溪下长廊项目;箬溪水系景观治理设计与夜景工程项目;滩林开发旅游项目;草堂提升田园游步道美丽田园项目;登山游步道、山体开发利用项目;“稀草”“箬竹”种植开发等“双强”高新农业项目;生态停车场项目;书画耕读楠溪项目;民宿集中改造开发项目;体现半村烟火的土特产、副食品、伴手礼、预制菜、箬雅市集项目;古建筑群博物馆建设项目;艺术品交易中心和艺术家院落建设项目;雕塑艺术博物馆项目。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类大约需要投入3410万元。打造箬溪旅游景区的人造小瀑布、村间小火车、健身游步道、古村建筑群、美丽微田园、艺嘉乐民宿、夜景风火轮、箬溪小景观、艺术博物群、古道小滩林等“新十景”。同时,在岑利与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借助村办公楼改建启动、赤搏房屋的装饰、园林绿化景观的设计、水系连通治理申报、饮水灌溉问题的有效解决,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环境和基础建设。

(六)以创收为着力点,推进共富工坊实至名归。在市派第一书记牵线下,上日川村联姻温州菜篮子集团,建设“箬溪嘉珍”共富工坊,推出灰汤粽、博士松糕、麦饼、姜茶四大“箬溪”印记农特产品,并开通线上交易平台。同时,共富工坊与瓯越鲜风、骏悦文化、瓯礼五品广场、温州雁楠逸园等公司签订合作意向,推动农特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户增收。2023年以来,“箬溪嘉珍”共富工坊通过游客采买、定向合作、网络销售等途径累计出售灰汤粽5万余只,麦饼5千余个,姜茶300余罐,豆皮、面干、西瓜、黄瓜、土豆、玉米、板栗等时令农产品总计约30000斤,创收金额总计超100万元。半村合作社领导土特产专业户,先后开辟了五种销售渠道帮土特产户进行销售,经两年多的发展,已帮扶发展社员达28户之多,以户为单位生产经营,惠及从业人员达上百人。目前,上日川村共富工坊年帮销营收额总计约504.8万元。

二、体会与启示

一年半以来的探索与实践,岑利对派驻帮扶工作有了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一是团结为要。乡镇街道书记和村书记与第一书记必须要三点成一线,形成合力,乡村振兴的靶向方能精准。

二是专业为长。省市县三级层面均可设立从事乡村振兴服务的专业队伍,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帮助指导第一书记更好发挥专业特长。

三是民情为重。从当地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四是民意为本。特别要重视民生关切,做好一老一少、邻里食堂、医疗服务、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方面工作。

五是勤力并举。既要出勤,更要出力,特别要学会跑部门,推动政策落地,成为实实在在的具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