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水稻像种韭菜一样,这样的农作物种植模式,你见过吗?
在石帆街道岩宕村的梯田里就有这样一种新奇的水稻种植模式,农户只需一次育秧即可实现多次收割。
“这茬水稻再过一个多星期就可以收割了,是此轮种植收割的第二茬,到明年8月还能再次收割。”11月14日,望着田里低垂的稻穗,岩宕村农户张仁山开心地说道。去年底,在温州、乐清两级农技专家的推荐和指导下,他成为温州首个“尝鲜人”,在海拔200多米的岩宕梯田里试种了3亩“再生式水稻”。
之所以在山区试种“再生式水稻”,颇有无奈。“我们这里山高,年轻人大多数下山发展了。山里梯田难以推进机械化作业,插秧、育苗基本靠人力,而山里的老人年岁渐长,农耕劳动力日趋紧张。”张仁山直言,“再生式水稻”的出现,令这个山区农田种植难题有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他为记者梳理了下“再生式水稻”的生长流程:去年12月底秧苗下田,4月初插秧,8月实现第一轮收割;收割后的水稻,一周后长出新苗,11月下旬实现第二次收割;做好越冬工作后,来年8月还将迎来第三次收割……如此循环,一次插秧,可连续免耕3-4年,收割6-8次,不仅节省了秧苗的成本,也减少了翻耕田地、育秧、插秧等环节的人工成本,大大缓解了高山种养压力。
当然,尝鲜更要求稳。
让新品种稻苗在乐清落地生根,喜获丰收,需要比平日付出更多的努力。为此,市农业农村局发挥党建“双建争先”示范引领作用,安排种植业技术推广科农技人员每周上山一次,观察禾苗长势,对出现的病虫害及时诊断治疗,破解安全越冬难题,并做好科研笔记。
“这是温州首次从云南省引进‘云大25’多年生水稻品种。通过一次种植,可以实现多次收割。但该品种也存在不耐寒等弊端,因此这轮收割后,我们将在稻田中铺设秸秆等进行保暖越冬,以期来年丰收。”市种植业技术推广科工作人员王乐锋说,“云大25”多年生水稻品种理论亩产量每季可达500公斤左右,由于首次种植,试验田遭遇了鸟害,产量减半。接下来,农技人员将积极做好防鸟、防虫预案,为新品种推广种植奠定基础。
助农民“会种地”,更要“慧种地”。近年来,乐清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持推动良种、良法、良田的深度融合,创新推出了“稻-稻-麦”一年三熟轮作模式、“水稻+小龙虾+大闸蟹”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等先进高产高效模式,并引进高速水稻钵苗移栽机、无人驾驶插秧机等先进农机,攻破了“小苗抗低温能力弱,大苗难机插”等难题,推动传统农业进一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走出了一条“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