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文公布27个浙江省智慧农业 “百千”工程成果案例,我市龙湾永兴海洋生物智能化养殖技术解决方案、苍南意达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的SAAS智能化育苗解决方案、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指挥中心、洞头黄鱼岛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等4个案例入选。
永兴海洋生物智能化养殖技术解决方案 基本情况 浙江永兴水产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一直致力于水产苗种繁育、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十二五”以来,先后在生态养殖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高效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构建、贝苗设施化繁育、海水智能化养殖领域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省重大科技专项、省重点研发项目等20余项科技研发项目。 创新点 一是搭建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养殖水体水温、溶解氧、pH 值、盐度、氨氮、亚硝酸盐、叶绿素等水质指标以及温度、气压、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指标。二是运用环境智能调控技术,设有自动控制遮阳系统、气提式水流流速控制装置等养殖环境调控装备,各项设备均接入物联网系统。三是采用饵料精准投喂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自动化投饵系统,做到投饵时间、投饵量等参数的精准化。四是采用计算机视觉监测技术,养殖车间内布设白光红外一体化云台摄像头,养殖池内布设水下高清摄像监测探头,实现对虾水上、水下的全天候昼夜监控。 应用成效 永兴水产通过构建的数字化养殖车间,实现了单位每平方米20斤以上,亩产万斤的产量,每年养殖3-4茬,亩均年利润超过30万,减排80%养殖废水,减少60%以上人工成本。
意达SAAS智能化育苗解决方案
基本情况 温州意达种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集蔬菜良种选育、种苗生产、标准示范、农资服务、产品购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研、产、销“一条龙”服务,是国内领先的茄果全产业链价值服务商。企业总部位于福建,分别与福建、广西、北京等科研单位建立合作研发中心,拥有四个综合试验示范生产基地。 创新点 一是标准化建设,基地采用统一的建设标准建设17个高标准玻璃育苗温室,每个棚配备70个育秧苗床、两套喷灌设施、卷帘设施、风控设施、显示屏等。二是智能化管理,智慧赋能推进科技兴农,智能化、数字化科学育苗,采用风控系统、卷帘系统、云计算系统等系数字化系统管理,减少人工成本。三是产加销一体化服务,接收订单、良种选育、精细化育苗、定点配送、实地指导,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助力农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应用成效 意达种苗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科学育苗,统一生产规程,实行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技术指导,形成生产管理标准化,年生产茄果类蔬菜种苗5000万株,满足2.5万亩蔬菜生产需求。
一鸣全产业链指挥中心
基本情况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温州市平阳县,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品生产、连锁零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有2个牧场、奶牛近4万头,在江浙等五省建成3大加工基地、布局7大配送中心、拥有2000余家奶吧门店。2020年上市以来,紧跟省委省政府步伐,数智引领,聚焦智能要货、柔性供应、精益排产、敏捷配送,开发、集成以新鲜健康为核心的“一鸣全产业链指挥中心”应用平台,获评全省第一批数字农业工厂、全省第一批制造业“云上企业”、浙江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典型企业、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 创新点 一鸣全产业链指挥中心,分为四大场景,形成数字化应用能力。未来牧场,汇集了产量分析、奶质指标、经营分析等数据,实现养殖中对奶牛的精准感知、精准预警、精准饲养、精准管理。未来工厂,设置了产量趋势、订单履行、呆滞库存监控、成本节约等指标 ,分析生产大数据,对生产计划和原辅料计划实行看板管理。未来物流,一鸣仓储物流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冷链数字化管理,借助易流GPS、WMS、TMS信息化系统,提升乳制品冷链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温度数据实时监测预警,提升全链条管理效率,推动全流程降本增效。未来市场,开发会员画像,了解用户个人喜好、消费水平等情况,自动推荐关联产品给门店导购,提升销售业绩。 应用成效 一鸣牧业通过数字化应用实现全程2—4℃新鲜冷链,24小时内“从牛肚子到人肚子”新鲜直达,客户综合满意度评分为93.73分,顾客忠诚度为98.41%。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端到端的供应链升级,物料消耗降低26.7%,精简人员25%,实现运营成本减少12%。通过智能化生产管控平台,实现内部高效精细管理、优化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生产效率提升25.2%,能快速响应迅猛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能源利用率提升超30%,年节约成本达355.2万元。
黄鱼岛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
基本情况 黄鱼岛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温州市洞头区,专注于仿野生大黄鱼的生态化驯养、数字化赋能、规模化发展,建成了黄鱼岛“深海牧渔”大黄鱼装备化养殖矩阵,截至目前,已建成深远海大黄鱼养殖基地5个,养殖面积达700亩,拥有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60口,其中插杆式生态智能渔城3座,周长384米国内单体最大软体结构无底智能海洋渔场1座,智能声波海洋牧场1座,年产值超亿元,是国家级“海水鱼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级抗风浪养殖装备研发基地、国家海洋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点 黄鱼岛智能无网大黄鱼养殖声波控制技术由声波发射、控制与监测系统、数据管理监控系统和信息化集成显控平台及第三方数据平台构成。通过打造声波物理、机器视觉、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型养殖装备的深远海数字渔业基地,实现对水产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测、预测、预警和智能控制,促进大黄鱼深水养殖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为渔业数字化示范建设的推广、运用积累经验和创造有利条件。此技术成功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属国内乃至全球首创。 应用成效 “黄鱼岛”建设的智能无网声波海洋牧场,占海域面积160亩,实现自然状态低密度养殖大黄鱼110万斤,按成活率90%,每斤80元,可实现年产值7920万元,使大黄鱼养殖最大限度地处于野生状态,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以及外观更加健美,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