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
有一群“新农人”
他们是现代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
是乡村发展的引领者
他们的故事
是对土地最深的眷恋
更是对乡村最美好的憧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追栗小子”徐大华的世界,感受那份点亮乡村的力量。
PART.1 创客名片
徐大华,80后农创客。现为温州市农好生态食材开发专业合作社联合创始人、追栗小子品牌创始人。鹿城区人大代表,曾获温州市乡土人才“名师名家”、温州市林业乡土专家、浙江省农村实用人才等称呼。
PART.2 农创故事
每年金秋十月,在鹿城西部的深山里,成片的锥栗树结满了金灿灿的果实,空气中也飘着锥栗成熟香甜的味道。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锥栗,都将被送往城市的食客手中。而这美味的背后,饱含“追栗小子”徐大华富农兴乡的浓浓乡情。
80后返乡青年徐大华早年在外经商,从事服装行业十几年,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是徐大华发现,山区老家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没人愿意在家种地,导致大片土地撂荒严重。于是他决定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2012年,徐大华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锥栗是一种优质的木本粮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非常适合山地种植。为此,他带领团队在鹿城西部山区开展锥栗林下复合经营,推动山福镇西坑、夏嘉、小旦等多个村山地资源的连片开发,建成了锥栗“高效生态栽培”林技帮扶示范基地。同年10月,徐大华和他人联合创立温州市农好生态食材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基地建设和专业化运营。
跨行业跨领域创业,一开始并没有徐大华想象中的简单和美好,他深感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报考了温州科技职业学院面向社会招生的园艺技术扩招班,最终以优异成绩被该校第一届园艺技术扩招班录取。在校期间,学校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领导得知徐大华的情况后,专门派出专业团队对其进行指导,并把他的锥栗基地作为技术重点扶助对象,学院先后派出多位技术专家和温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门深入基地对接指导。锥栗基地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撑下,成功研发了锥栗实生苗高位芽接,实现锥栗当年嫁接当年结果、嫁接成功率95%以上,产量提高10%。同时,在锥栗采摘和加工环节,徐大华也引进最新的机械设备,解放人力,提质增效。
有了好产品,徐大华开始不断探索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的路径。通过对锥栗进行精品包装、统一品牌,他开展“线下+线上”同步销售,结合“互联网+”打造产销产业链,积极对接“老供销”、直播带货等融媒体和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招收员工时,徐大华一直把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作为首选对象,为了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徐大华还组织村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邀请农科院专家开展讲座,农忙时请专家现场指导,累计培训800人次,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受益,解决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目前该基地通过引种锥栗新品种试验,筛选出2个适合温州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现锥栗种植基地面积1300多亩,年产量100多吨,是浙江省单体最大的锥栗种植基地,获得温州市“一亩山万元钱”林业科技帮扶示范基地称号,产品获第13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温州市)金奖等荣誉。
PART.3 创想未来
今后,该基地将继续集成锥栗实生容器苗繁育、科学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栗实品质检测分析等技术,推进锥栗产业提升,为锥栗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好扎实基础,打造展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共富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