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点亮乡村“百千”行动
点亮乡村·新农人丨王侠:运营团队进村 乡村才能活起来
发布日期:2024-09-18 16: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潮新闻

编者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农村找到创业发展的机遇,有敢想敢干的新型职业农民;也有打开手机,推介乡村的乡村运营者……浙报集团温州分社联合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推出“青春作伴好还乡”系列报道,聚焦在乡村就业的新青年、新农人等,讲述他们的青春乡梦。

“实在不好意思,早上刚好有三拨客人要接待。”见到王侠时,他急匆匆地从屋里出来,胖嘟嘟的样子,一身白体恤衫上,胸前写着“展富”几个字,背后印着几个大大的“村里来了年轻人。”

王侠是温州正式对外招聘的第一批乡村CEO,目前在瓯海泽雅镇负责乡村运营。“我出生在农村,对乡村很熟悉。”王侠介绍,大学毕业后,先在杭州做了10多年的乡村运营,组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

乡村从过去的建设走向经营后,更需要专业化人才和团队作支撑。2023年,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开向社会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并拿出20个村社,作为第一批农村职业经理人招聘主体。

看到家乡的招聘信息后,王侠心动了,他欣然报名,顺利通过面试后来到了泽雅。王侠介绍,泽雅这里也有较好的乡村发展基础,来之前,全镇39个村集体就抱团成立温州市瓯海区泽雅展富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目前他就担任这家公司的CEO,依托平台为当地乡村发展赋能。

1278734813.jpg

泽雅位于瓯海区西部,这里不仅保留着中国“四大发明”之在一造纸术的最古老的做纸工艺,还遗存着如“周岙挑灯”等古朴的民间民俗。这里,有丰厚的人文景观与原始野韵的自然山水风光。

刚到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王侠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熟悉过程。“好在村干部,对这里的情况很了解,我在大家的帮助下,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村入户,对全镇的乡村也摸了个底。”乡村里,哪个地方可以进一步开发,源口村街道两旁如何美化,王侠逐渐有了思路。

“阿公,这个招牌就叫商店,不要改成超市。”在源口村,一位开日杂铺的农户,提出希望将自己的店面招牌写上“超市”,认为“超市”两字更洋气。王侠建议,原先“商店”这个招牌设计有古朴味,符合乡村风格,建议保留。“哦,这样啊,讲得有道理,那就放不改了。”这位农户说,年轻人的思路更好,村里来了年轻人之后,乡村更有活力了。

泽雅的高山梯田资源很有特色,王侠便利用之前在杭州的资源,为村民引进了小香薯、黑皮西瓜等农作物新品种,目前已试种成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乡村运营一定要靠团队支撑,为此,王侠组建了一个包括摄像、活动策划等几人团队,将村民的农产品推到网上去销售,时不时地将村里的风景传到网上,引发大家关注。

“村里来了年轻人,看,这个就是我们团队提出的乡村IP。”王侠说,要吸引人的村里,先要让别人记住你,IP很重要。同时,也要组织各种活动来强化这个IP,前段时间,王侠利用泽雅的溪水环境,组织了浆板活动,人气爆满。

人来了,乡村就有希望。接下来,他还将和同事一起,将在村里招引各种液态,推进古村落“水碓坑”的文创开发和招商工作等。通过更多项目运营,让乡村活起来,人气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