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随着苍南解除该地海域贝类水产品禁捕禁售令,苍南本地贝类海鲜陆续回归菜市场,销售逐渐恢复正常。
在苍南城中菜市场,记者看到,部分摊位已经摆出了新鲜的本地贝类,虽然仍以外地货源为主,但本地海瓜子等贝类产品也重新出现,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摊主陈先生表示,禁令解除后,顾客数量明显增加,“昨天买的人就比前几天多,今天又比昨天多了一些”。
此次解禁依据温州市海洋预报台、自然资源部温州海洋中心赤潮现场监测快报及连续检测结果。此前,因近海海域突发赤潮,苍南县农业农村局于6月7日发布禁捕令,暂停相关海域贝类水产品采捕与上市工作,以防范麻痹性贝类毒素风险。据悉,本次赤潮生物优势种为塔玛亚历山大藻等有毒藻种,影响了本地主要贝类养殖区域。
在赤潮发生后,苍南县农业农村局迅速反应。6月7日至11日期间,每日采集贝类、螺类及休闲渔船捕获的其他海产品样本送至专业检测机构,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测定》规定进行检测。在6月9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该县海域海水颜色已恢复正常后,又连续48小时采集海域海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最终决定解除禁令。
苍南贝类养殖主要集中在马站镇、赤溪镇、大渔镇等沿海区域,养殖品种包括牡蛎、贻贝及滩涂缢蛏等。随着全面解禁,本地海鲜市场活力回升,居民们可放心采购。接下来,相关部门将持续关注海洋环境变化,严格落实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求,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