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隐患排查、船用结绳、撇缆操作、水生救生、补网竞技……7月10日、11日,温州市首届渔民运动会暨渔业安全技能竞赛在温州举行。渔民们的日常融入别开生面的竞技比拼,全市7支队伍、76名渔民同台竞技,为即将到来的东海捕捞季营造渔业安全良好氛围。
不同于常规运动会“跑跳投”,技能比拼是本次竞赛重头戏,项目设置紧密结合渔业生产实际,既有隐患排查、船用绳结、撇缆操作、水生救生、补网操作等个人项目,也有船舶消防、拔河比赛、渔获搬运接力等团体项目,不止比拼速度和力量,更是渔家人与海为伴的“生存智慧”,也为渔民兄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参赛选手根据要求编打船用绳结 陈安强 摄
“船舶消防”赛场,面对突然腾起的火焰,参赛选手迅速反应,快速连接消防水带和枪头,攥紧灭火器争分夺秒奔向“火场”。渔嫂们的补网比赛也在如火如荼进行,面对破损的渔网——锯齿状的破洞,星芒似的裂口,网线松散垂着,她们俯身桌前,指尖捏着补网针、网线和剪刀,穿针、绕线、打结“一气呵成”,尽情展现以海为生中练就的超群技艺。渔获物搬运接力赛中,渔民们抱着满载“渔获”的渔筐健步如飞,跑得满脸通红,仿佛看到丰收季节时渔港码头的热闹景象,感受到渔获满仓归港的喜悦。
活动期间,特邀北斗星通等国内渔船通导设备主流供应商深度参与,与渔民“面对面”展示最新船载通导装备,了解导航定位、通信联络、避碰预警、紧急求救和渔群探测等领域发展,持续提升渔船海上监管能力。
渔嫂补网 陈安强 摄
温州山海相拥,七分碧水滋养万物,1293公里的海岸线和8649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让海洋经济成为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面对海上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渔民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是当之无愧的“救命符”。近年来,温州构建“船、人、机制”等大安全、全要素、全过程管理体系。通过全面推进渔船“两新”改造,开展渔船隐患排查整治,提升渔船本质安全和节能减排效能,改善渔民生产生活条件。依托“浙渔安”“海上斑马线”,完成沿海视频监控前端全部431个点位建设和638个摄像头接入AI算法,提升海上安全智控水平。高标准培育高素质渔业人才队伍,发挥“渔二代”“渔民党员”等群体领头雁作用,近两年培训渔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次,现代化的渔业人才支撑体系不断健全。
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伏休既是海洋的“休养生息”重要时间节点,也是渔民朋友们充电提升的“黄金时期”。举办运动会,一方面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安全技能训练的效果。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全面提升渔民队伍的职业素养和安全生产能力。另外,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渔民的凝聚力和职业自豪感。广大渔民既是千家万户餐桌美味的提供者,也是广袤蓝色国土的捍卫者,希望借运动会这种形式,让渔民兄弟的职业自信心与自豪感增强起来,让了解渔业、关心渔民的群体多起来,让加入渔业行业的群体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