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前,温州理工学院2023级学生陈晨深吸一口气,抓起一条大黄鱼,水珠从鱼身滑落,她稳稳托住,向直播间展示:“看,这鱼眼清澈,鱼鳃鲜红,是今早刚从海里捕捞的!”近日,温州理工学院“农裕”实践队7名跨境电商、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的大学生来到了温州市洞头区鹿西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渔民增收,上岛直播卖鱼
如何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渔民增收?实践队提出直播助农,希望通过挖掘产品背后“逐浪野化、天然有机”的动人故事,精心设计直播脚本,在直播间讲述温州人与大黄鱼背后的故事。为了更好地了解黄鱼,实践队的同学们一起前往海上牧场,亲眼看一条黄鱼从养殖到售卖的完整过程。
为亲眼见证大黄鱼捕捞过程,队员们需先乘半小时轮渡,再转乘20分钟渔船才能抵达深海养殖区。“小渔船晃得厉害,很多同学都晕船呕吐,但到了养殖平台就依然快速投入工作,还亲手钓起了鱼。”24级学生魏佳虽为温州本地人,却也是第一次亲手触摸活蹦乱跳的大黄鱼。
新鲜不新鲜,带你“云监工”
当天中午,这个团队从海上牧场赶到冷链车间,架起了设备开启直播卖货。
“黄鱼有四看,一看鱼眼清澈明亮,二看鱼鳃鲜艳红润,三看鱼腹金黄,四看鱼鳞通体紧密。”陈晨对着直播间侃侃而谈,而几天前,她还是个看着菜场海鲜摊两眼一黑的“小白”。
陈晨说,直播间里,网友最关注的就是“新鲜黄鱼运输后还新不新鲜”的问题,“网友问得最多的是新鲜度问题,我们就带他们‘云监工’”。镜头里,工人用冰片而非冰块保鲜,避免损伤鱼肉,并且每条鱼都贴着可追溯的二维码。
短短一小时,直播间涌入上万人,点赞热度飙升。最终,这场直播热度冲破30万,80余斤鲜美的大黄鱼被“云上”认购,成交金额达7000余元。团队趁热打铁,一周时间策划开展了3场电商助农直播,直播间总计获得点赞热度79.3万,直接、间接助农增收2万余元。
拍摄短视频,全方位助农
“助农实践不是新鲜事,但数字化助农是新时代交给青年的接力棒。”指导老师谷芝杰说,“团队自2013年成立,2021年首次引入电商直播模式,今年夏天,我们在直播助农的基础上再提升,通过拍摄短视频,运营社媒账号等方式,全方位利用互联网助农。”
“上岛第一天,我们就和乡政府座谈绘制‘资源-需求’清单。”谷芝杰介绍,团队在老师带领下将鹿西岛“鸟渔花乡”升级为“鸟渔花香”创意,拍摄系列短视频——既保留原乡意境,又融入黄鱼宴的香气,形成文旅与海产的联动传播。“每天收工后我们就剪辑当日见闻。”魏佳璇展示手机里的素材:掠过海面的白鹭群、渔民修补渔网的粗糙双手、民宿阿姨端上的黄鱼宴。“我们还把直播花絮和同学搞怪片段也剪进去,观看量翻倍增长”。
“鸟渔花香”系列短视频,点赞超800,评论超500条,播放量超4.6万。有不少市民通过短视频渠道访问鹿西民宿、餐饮服务、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