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温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村第一书记园地  > 工作动态
逐步青河畔 追寻红色梦——平阳县腾蛟镇顺和村暑期实践公益服务获好评
发布日期:2025-07-21 11: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派平阳组

浙工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逐步青河畔,追寻红色梦”腾蛟起凤数智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共有14名大学生参与,历时25天,受益群众达3000人次。队员们以“学-研-做-创”为活动脉络,在红色基因与数智技术的碰撞中,书写出一段双向成长的生动篇章。温州市派驻平阳县腾蛟镇顺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全程指导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学:踏寻红色足迹,厚植精神根基

实践队以“学”为起点,沿着苏步青河畔追寻红色脉络,全方位触摸历史温度,汲取精神力量。队员们走进苏步青故居,在泛黄手稿与陈旧教具中,品读这位数学巨匠“吃苦耐劳、学成报国”的逆袭之路。在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此身到老属于党”的赤诚誓言,让“学成报国”化为内心共鸣。数学奥妙馆里,“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钻研精神,更让队员们对“执着”二字有了深刻体悟。实践队到“中共浙江省一大”旧址与腾蛟镇顺和村“牛两头红色革命陈列馆”,透过珍贵史料重温浙南革命的烽火岁月,倾听当地村民讲述革命故事,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为信仰奋斗”的坚定。

二、研:融合专业所长,深挖实践价值

实践队以“研”为纽带,将学术探索与地方需求结合,在课程打磨、非遗传承与产教融合中深化实践内涵。“一精一品”课程打磨:结合腾蛟“数学家之乡”和“象棋之乡”文化底蕴,实践队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实践团队、腾蛟镇人民政府、平阳县劳模共同打磨60余场特色夏令营活动。从红色文化情景剧编排到科学实验反复测试,从数学趣味游戏设计到非遗技艺融入,每场特色夏令营活动都凝聚着“精益求精”的匠心。针对腾蛟镇当地及周边的非遗资源,实践队聚焦石头画、植物拓印、衍纸等传统技艺,依托人工智能专业群体优势,队员们围绕“数智赋能乡村振兴”展开调研与实践。针对腾蛟镇农业生产现状,实地考察土壤、水源等条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初步设计出“智慧农业监测”方案,为后续技术落地奠定基础。针对红色文旅资源,探讨“VR红色研学”模式,计划通过虚拟场景还原革命历史场景,提升文旅体验感。

三、做:立足实际需求,践行服务初心

实践队以“做”为落脚点,在暑期“夏令营”、应急支援、民生服务中传递温暖,实现“学以致用”。实践队在暑期“夏令营”活动中为留守儿童播撒知识种子,6月28日至7月13日在腾蛟镇实验小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为乡镇儿童开设红色文化、科学探索、艺术启蒙、国防、数智科技等课程。在国防课上,五年退伍军人金智鹏讲述戍边故事点燃孩子的爱国情;在科技课上,志愿者张靓盈以LED灯组装让孩子们感受科学魅力;在非遗体验课上,孩子们在石头画绘制、植物拓印和衍纸创作中触摸传统文化,整场活动知识与梦想的种子悄然埋下。实践队开展多元化民生服务。走访慰问10余户困难家庭与老党员,送去生活用品并倾听红色故事。针对村民需求开设“手工技能培训课”,手把手教村民漆扇基础技法、衍纸装饰和扭扭棒插花等技巧。联合当地卫生院开展“健康义诊”,为村民测量血压、普及夏季养生知识。进社区为老人科普、宣传垃圾分类和传递安全知识。

四、创:创新赋能发展,激活乡村活力

实践队以“创”为突破点,用新技术、新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实践队参与腾蛟镇防台工作。队员们协助村干部排查老旧房屋安全隐患,为独居老人加固门窗,配合乡村CEO操控无人机对河道、山体进行巡检,及时反馈险情点,在安置点搭建临时物资储备区,协助转移群众200余人,协助腾蛟镇为500余人发放抗台物资和餐具,用青春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助力智慧农业产业升级,结合调研成果,实践队协助当地乡贤试点推广“物联网土壤监测设备”发展蓝莓种植,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肥力等数据,通过手机APP同步信息,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施肥,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产量,让“科技”成为田间地头的“好帮手”。助农线上直播带货。实践队依托“青河畔好物”直播平台,将镜头对准当地优质宠物用品及食品。队员们化身主播,深入了解宠物零食的天然配方、宠物服饰的舒适面料、宠物玩具的安全设计,在直播中不仅详细介绍产品特性,更讲述商户们坚守品质、深耕宠物产业的故事,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本次活动,实践队从红色基因的传承到数智技术的落地,从知识播撒到民生服务,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在“学以致用”中读懂了苏步青先生“此身到老属于党”的赤诚,更让这片红色热土因青春力量而焕发新彩。(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