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温州大学省派驻洞头区霓屿街道正岙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万显彰牵头申报的“霓好鸭”共富工坊建设项目,成功获得300万元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支持。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正岙村在产业升级与强村富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也是校地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汇聚校地合力。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建引领作用凸显。温州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通过端午节海鸭蛋采购等举措,提高正岙村“海鸭蛋”的知名度,学校投入20万元帮扶资金,解决了项目自筹配套的难题,以实际行动推动项目进展。霓屿街道党工委委员陈娅男和办事处副主任柯志恒全程参与指导,在申报材料完善、政策协调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校地双方紧密协作,形成了强大合力,为项目成功获批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期筹谋,盘活资源促升级。为推动项目落地,前期筹谋工作扎实推进。项目以改造正岙村闲置老村部为核心,规划建设集智慧海鸭蛋加工车间、“霓好鸭” 主题餐吧、研学基地和数字化直播间于一体的综合性共富工坊。通过标准化生产、衍生品开发以及 “直播 + 研学” ,推动传统海鸭蛋产业向现代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经综合测算,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海鸭蛋规模化加工,计划开发10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助推品牌价值提升30%以上。
校地协同,深化产业赋能。温州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项目注入持续动能。美术学院拟组建师生团队打造海鸭蛋特色包装,提升品牌辨识度;机电工程学院计划参与加工流水线的智能化设计,优化生产效能;创业学院将协助构建电商营销体系,拟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孵化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将提供蛋品加工技术指导。此外,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团队参与研学课程开发及直播实践,为工坊运营注入创新活力。
联农带农,共享发展成果。项目创新采用 “保底日薪 + 利润分红 + 村集体反哺” 机制,直接提供70个就业岗位,其中低收入农户占比超70%,确保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项目收益的20%将定向用于村级民生改善,预计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并设立共富基金,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通过订单农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形成 “产业兴村、共享共富” 的良好局面。
“霓好鸭” 共富工坊项目落地,是温州大学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校地携手推进共同富裕树立了典范。驻村第一书记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好高校优势资源,为正岙村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助力正岙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万显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