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管线作为连接陆海、贯通信息与能源的“生命线”,其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在第四届通信海缆保护宣传周(2025年7月29日至8月3日)期间,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以“群防群治,保护海缆”为主题,多措并举开展海缆保护工作,筑牢海底管线安全屏障。
一是精密部署,压实责任筑根基。温州海底管线资源丰富,集中分布于洞头区和苍南县,涵盖丽水36-1海底管道、温州洞头-鹿西-大门海底通信光缆及苍南海上风电海底电缆等重要设施。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从机制入手,属地部门严格落实责任分工,将海底管线保护纳入日常工作重点。同时,结合伏休海上网格化执法巡航,同步部署落实海底管线巡护任务,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为海缆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多维宣传,凝聚共识强意识。立足“保护海缆,人人有责”,宣传周期间,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发挥海上党建桥梁作用,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业重点乡镇开展“上渔船、下渔村、进渔港”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现场答疑等形式,向渔民群众普及海缆保护的法律法规及重要意义。7月30日,市支队联合市通发办、发改委、海警、海事等多部门,在洞头区大门岛开展了现场集中宣传活动。
三是强化巡查,消除隐患保安全。持续提升执法巡查效能,运用船舶动态监管系统提升海缆区域日常电子巡查频次,实时追踪船舶动态与锚泊状况,实现“科技赋能”、精准监管。同时,按照省总队部署,调动中国渔政33026、33017及33025等3艘执法船艇,加大海上巡护力度,及时排查并消除多起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人为损坏海底管线等情况,确保海底管线的“绝对安全”。
下一步,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将持续加强与市通发办、发改委、海警、公安、海事等部门协作,常态化推进巡护与宣传工作,共同守好维系城市运转的“海底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