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信息
这位乡村CEO,激活西岑“一池春水”
发布日期:2025-08-07 17: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晚报

西岑文旅小岛成了网红打卡点

乡村CEO赵佳毅

集逛、展、赏、玩于一体的各种活动

超ins风的“岛上·Island”咖啡店

夜晚的乐清北白象镇西岑文旅小岛,百年戏台前的咖啡香与网红西餐厅的灯光交织成一片;流水潺潺,游船划过泛起粼粼波光……这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卷,源于乡村CEO赵佳毅与他的团队——他们以市场化思维重构乡村资源,用数字化工具激活沉睡资产,让西岑从默默无闻的水乡小村蜕变为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的省级未来乡村标杆,村集体更是增收200多万元。

7月31日,当记者在这里见到赵佳毅时,他正站在监控大屏前,看着实时跳动的客流数据,嘴角扬起:“乡村不再是图纸上的符号,而是一个可持续生长的生命体。”

公司陷入困境 转战乡村再创业

今年30岁的赵佳毅,是温州大学2018届环境设计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来自“世界超市”义乌的他,有着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商业头脑,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创业就业部部长,还未毕业就成立了自己的“至简成美景观工作室”,毕业后更将工作室升级成为“浙江至简成美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他接连拿下乐清市北白象镇历史街区改造等重大项目。

2020年,正当赵佳毅踌躇满志计划着未来时,公司却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就在他苦苦思索出路之时,命运悄然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彼时,乡村振兴政策全面铺开,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曾与赵佳毅有过合作的乐清市北白象镇政府,正为西岑未来乡村(包含前西岑村和后西岑村)的发展寻找合适的“领航人”,他们向有着丰富乡村项目经验、对乡村发展有独特见解的赵佳毅抛出了橄榄枝。

面对突如其来的机会,赵佳毅当时内心有所犹豫,但是乡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挑战又深深吸引着他。“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才有机会在市场上杀出一条路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接下这个项目。

为了确定西岑未来乡村的改造方案,赵佳毅带着团队开启了漫长而细致的调研。他们走村串户,深入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望,充分发挥自己在设计和商业运营方面的专长,力求为西岑未来乡村打造一个既具有美学价值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盘活闲置资产 西岑变身网红打卡地

西岑未来乡村地处乐清市北白象镇东南部区域,占地970亩的西岑湿地公园坐落其间,村内水网交织,岛屿星罗棋布。“有河必有桥,流水自成景。”赵佳毅说当初有信心接下该项目的缘由之一,正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湿地资源。

7月31日,当记者走进村中的西岑文旅小岛时,看到的是超ins风的“岛上·Island”咖啡店,可爱童趣的延边料理小店“介墨布车”,站在店外都能闻到肉香味的美式汉堡店“Han!翰宝”,以及可体验漆扇、串珠DIY、手工银饰等项目的手作店艺间,能找到各种制式汉服的汉服馆“汉唐风韵”……20多种新业态巧妙融合进了乡村生活。“我们这里已经是乐清有名的网红地,一到夜晚,很是热闹。”赵佳毅兴奋地说。这一切,离不开他和团队对闲置资产的巧妙盘活。

赵佳毅深知,要让乡村焕发生机,需充分挖掘闲置老宅、祠堂等资产的潜力。他带领团队展开细致调研,精准把握不同人群需求:老人渴望遮阳歇脚处,孩子向往探险空间,年轻人热衷独特打卡场景。基于此,他们系统盘活30处闲置资产,打造出“西岑八景”文旅IP。其中,将前西岑村旧粮仓改造为“岑川非遗工坊”,引入细纹刻纸、生漆夹纻等6项非遗技艺,开发手作体验、研学课程;依托西岑水道,推出“乌篷船宴”“湿地夜游”等沉浸式业态,单船日均创收超3000元,成功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2024年,举办“西岑市集奇妙夜”“端午嘉年华”等集逛、展、赏、玩于一体的活动,招募商户摊位219家,活动总收入达580万元,抖音、小红书点击量23万人次。

如今,赵佳毅是“浙江千名乡村CEO培育计划”学员之一,也是温州象兴商业运营服务公司(北白象镇域运营公司)与乐清市西岑商业运营有限公司(西岑湿地乡村片区运营公司)董事长。值得一提的是,温州象兴商业运营服务公司是由他主导搭建的政府(北白象镇城投)、企业(象兴运营)、村集体(前西岑村、后西岑村)三方协作平台,实现政府资源导入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度融合。

孵化人才“金种子” 绽放乡村“新繁花”

“老一辈用钢钎凿石头,咱们得用人才凿路子!”这是赵佳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道出了西岑变革的核心密码。团队推出的“乡村CEO+”人才培育计划,已面向全国招募20余名90后、00后青年,组建包含规划设计、数字营销、活动策划的专业团队。这些年轻人主导设计的“西岑有礼”文创品牌,将白象香糕、湿地莲子等农特产品与非遗元素结合,开发12款包装礼盒,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为提升团队实战能力,赵佳毅推动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开设“乡村运营实战工作坊”。在最近一次培训中,学员自主开发的“西岑农旅”小程序实现农产品溯源功能,上线首周订单量突破500单。更令人振奋的是,团队成员李金剑在福建某乡镇复制“西岑模式”,正在通过非遗工坊、研学基地等业态带动村集体实现增收。

这种人才孵化模式正在形成裂变效应。今年3月,作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级未来乡村”之一的西岑未来乡村摘得“浙江省乡村职业经理人实训基地”牌子。今年6月,2025年“浙江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第二阶段的基地研学环节,西岑未来乡村作为7个入选的实训基地村庄之一,负责课题为“深度研学破点状困局的镇域运营模式”。

赵佳毅透露,未来三年将聚焦“年客流量破百万、村集体增收千万”目标,完善“运营公司+村集体+村民”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数字乡村+非遗活化+生态旅居”融合路径。

今年6月28日,全国首个地市级乡村运营行业协会成立,会员涵盖乡村CEO、村社干部、农创客、专业学者等多元主体,形成“运营者+管理者+创业者+研究者”的协同体系。赵佳毅成为该协会的一名副会长。他表示,该协会将针对乡村产业碎片化、人才短缺等痛点开展各类学习和交流活动。